“水滴石穿”揭示了天然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规律发表时间:2019-04-18 14:20 “水滴石穿”揭示了天然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规律“水滴石穿”揭示了天然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规律 水滴石穿原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会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持之以恒,事情就可能成功。真可谓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正如长沙康祺的专家团队一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终于解决了在当今环境污染情况下,人类如何获得健康生活饮用水的世界难题。 现在,我们从无机化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水滴石穿”现象,“水滴石穿”其实揭示的是天然矿石在水中的溶解规律,说得具体点就是天然矿石可以溶于水(溶洞就是这样形成的),但很难溶,溶解速度很慢的原因是受溶解环境的影响,因为矿石中的难溶物太多,易溶物难于与矿石表面以外的水交换。如果把矿石破碎成颗粒,那就大不一样了。事实上,如果成块的天然矿石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就会很快,一场大雨就把地球“消灭”了,就是因为天然矿石难溶于水,才有我们今天地球的存在。 首先,天然矿石是一个由多种成份组成的复合体,天然矿石中主要有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等难溶于水的成份,也有易溶于水的无机盐成份,只是矿石颗粒的密度大,水份除在矿石表面溶解易溶成份外,很难渗透到矿石内部将易溶于水的成份溶解出来,但如果水中有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碳),情况就不一样了,就会有部份易溶于弱酸的无机盐类矿物质溶解于带弱酸性的水中,就加快了天然矿石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水质调查发现,所有未受污染的天然水都是弱酸性的,天然的弱酸性水慢慢将天然矿石表面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后,使得难溶于水的硅酸盐类物质解体成砂子或泥土。天然矿石内部的可溶性成分,由于受溶解环境的限制,极难溶解出来进入水中,正如过去水利工程修建的堤坝,都是用泥土筑成,由于泥土被人们夯紧,虽然是极易溶于水的泥土,短时间内也没有被河水溶掉属于同一个道理。 如果要想天然矿石中的矿物质快速溶于水中,就要将天然矿石破碎,露出新表面,新表面层的矿物质就会按照各自的溶解度快速溶于水中,当新表面的可溶性矿物质溶解完成或达到其微小的溶解度后,矿石内部的可溶矿物质就很难溶解出来。正如河流中的鹅卵石一样,将其放入纯水中并不能得到矿物质水,是由于鹅卵石长时间被河水冲刷,表面的可溶性矿物质早已溶解于水中,即便有可溶的矿物质在鹅卵石内部,很难溶解出来。 在井水中,即便新矿石表面还有可溶性矿物质,但由于其溶解度微小,达到其溶解度后也不再溶解,因而水中的含量甚微。 人工山泉水直饮机就是采用新破碎的天然矿石做矿化滤芯,所以能让纯净水在较短时间内溶解出新表面的矿物质成分,一般情况下,人工山泉水直饮机中矿化滤芯的新矿石颗粒表面的可溶性矿物质可以维持一年半左右。 |